当前位置: 滚动 > >正文

在绝句中感受杜甫对春天的复杂情愫

来源:封面新闻    时间:2023-04-10 06:56:36

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迎来第十三讲


(资料图)

在绝句中感受杜甫对春天的复杂情愫

阿来在讲座现场侃侃而谈。

杜诗被公认为在唐诗中冠绝天下,其中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杜甫对律诗、绝句等各种诗体都能充分驾驭,并且都独辟蹊径达到很高的水平。

4月8日下午,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迎来第十三讲。本场讲座,阿来以“绝句,仿得竹枝成别调”为主题开讲,展开一场纯文学论述,重点讲述杜甫的“绝句”艺术特色。

杜甫恨花、赏花、爱花、留花

都用诗歌给予详细记录

一首绝句只有四句。但一首绝句写不尽杜甫复杂的心绪,而且春天的展开也有时间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杜甫写过关于春天的多组组诗。在本场讲座中,阿来对“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绝句漫兴九首”“764年春从东川再返草堂所作绝句”等组诗,逐一进行解读。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获得朋友的帮助,有了安顿之所,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春天。“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就是杜甫在这一年春天写的组诗,生动表现出杜甫恨花、赏花、爱花、留花的心情。

杜甫明明喜欢春天,却说自己“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敧危独怕春”。“这是说反话。面对大好春光,他却有一种畏惧的心情。而且杜甫习惯将主观印象深入到对景物的欣赏之中。”阿来说,“‘江深竹静三两家’是客观描述。但‘多事红花映白花’,是杜甫的主观判断。他也不知道如何‘报答春光’,大概就只能是喝美酒,写诗。”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在这首绝句中,杜甫表现出既恋春又怕春的心情。他是如此喜欢、留恋春天的花,以至于夸张到说肯为这种美献上自己的生命,但又担心春天繁花盛开过后,自己年岁老去,还要活在春花落尽的世界。在“绝句漫兴九首”中,杜甫对自己喜欢的春天,还是说反话,说花乱开,黄莺太啰嗦,春风欺负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在“764年春从东川再返草堂所作绝句”这组诗中,杜甫写道,“迟日江日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些绝句早已名垂千古,如今读来仍唇齿生香。

杜甫的绝句组诗,在后世得到历代文人的赞赏和分析。比如金圣叹在《唱经堂杜诗解》中对杜甫这九首绝句有这样的解释:“九首自初春、仲春、残春又初夏,一路写流光迅速,人命不停,正在愁恼。第九首忽插一论。假使或初春、或仲春、不待春残入夏,中道忽然断绝,又当如之何?真乃愁又愁不及,恼又恼不及也。”申涵光在《杜诗详注》中有这样的评价,“惟太白亦有失之轻者,然超轶绝尘,千古独步。惟杜诗别是一种,能重而不能轻,有鄙俚者,有板滞者,有散漫潦倒者,虽老放不可一世,终是别派,不可效也。”谈到此,阿来感慨道,与当代的文学批评不同,古代的文学批评特别注意评析所评价作品的文学修辞特色,并解释作者为什么这么修辞。

杜甫绝句影响大

成为苏轼写绝句的典故来源之一

何为绝句?阿来援引现代文学家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的研究阐述,讲述了“绝句”这个名称的来源。“绝”的意义是“断绝”。“四句一绝”就是用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概念。古人称为“立一意”。简单的主题思想,四句就可以表达清楚,这就称为一首绝句。繁复的主题思想,可以用八句、十二句、十六句来表达。我们就可以说这首(组)诗里有二绝、三绝或四绝。但不能说这是二首、三首或四首绝句。“绝”与“绝句”不同。“绝”是与思想段落契合的诗的段落,“绝句”是四句诗的形式名称。

阿来提到,杜甫之所以在绝句中取得卓越成就,跟他善于向竹枝词等民间艺术学习有关。杜甫的绝句成就还影响了苏东坡写绝句,并且成为苏轼写绝句的典故来源之一。比如苏东坡在《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五》中写到“日出冰凘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欹斜。西郊欲就诗人饮,黄四娘东子美家。”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阿来读杜诗,并不只是获取一种文学知识,而是注意将古典诗词的营养化为应对生活中不确定性带来焦虑的方法。8日早上他从贵州一个偏僻的山上下来,火车在途中因故停留了几十分钟,导致他错过从贵阳到成都的高铁,以至于回到成都的时间比原定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当时,在我感到焦虑的时候,就想到杜甫当年是如何应对他所遭遇的不确定性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